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回复: 0

美国关税政策霸凌下,科研人应该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242

主题

0

回帖

730

积分

版主

积分
730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凌晨,美国政府正式启动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中国面临34%的叠加,加上之前加征了20%的关税,对我们的加征的关税税率总计高达54%。在我们决定拒绝关税霸凌后,甚至扬言要再加50%的关税,届时关税税率可能直接拉满到104%。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的科研又该何去何从呢?科研经费:成本绞杀,慢性失血我们对美国科研仪器的依赖呈现 “高端依赖进口、中低端国产替代” 的大趋势。质谱仪、电子显微镜、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关键领域进口比例超过 70%,54%的关税直接导致采购成本翻倍。一台美国赛默飞世尔的质谱仪,到岸价飙升72万元,足够支付一个五人科研团队半年的薪资;部分实验室被迫调整研究方向,甚至终止依赖进口设备的课题(如阿尔茨海默症研究)。科研常用的进口试剂(如抗体、特种化学品)多来自瑞士、德国等同样被被加征高关税的国家(瑞士31%,德国20%)。这些试剂的飙升也进一步使得实验成本难以负荷。虽然国产存在替代试剂,但质量,稳定性,专一性,纯度,实验结果等都无法和进口试剂相比。
人才流动:关税套利、隐形封锁关税正在重塑科研人才的全球流动曲线。海外学者李薇的犹豫极具代表性:国内高校承诺的 200 万元启动经费,在进口测序仪关税后仅够支付设备款的 60%,而欧洲实验室能提供的完整科研平台,实际上构成了 "隐性人才补贴"。这种资源落差导致高端人才出现 "关税套利" 倾向。签证限制、学术交流审查等非关税手段形成的隐形封锁也正在悄然发生。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赴美STEM领域学者拒签率达43%,较三年前翻倍。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院校已暂停与中国7所“国防七子”高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合作:拿签证更难了,不如回国教AI养猪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曾指出中美“大交易”可能性极低,这一判断在科研领域同样成立。美国主导的“科技民主联盟”正试图将中国排除在联合研发体系之外,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美方已要求审查中国参与项目的技术转移风险。硅谷的中国工程师群里流行的新段子:"现在拿H1B签证比中彩票还难,不如回国教AI养猪。"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也如同多米诺骨牌开始接连倒下。美国关税引发欧盟、英国等考虑报复性措施,导致实验室设备全球价格飙升。例如,中国进口的德国精密仪器可能因欧盟反制关税二次涨价,形成“成本叠加效应”。破局之道才刚刚开始美国的关税和技术封锁短期内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但长远来看,此举也刺激了我们在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例如,中国航天领域突破技术封锁,实现火星探测等里程碑,展示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效应。类似地,医药行业通过海外建厂、分散产能(如百济神州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对冲潜在关税风险,同时依托国内低成本优势提升竞争力。这些都能进一步促使我们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强化,而供应链本土化的趋势,也将逐步增强。国科微等企业通过国内晶圆制造商和封测厂商的战略合作,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为科研设备供应提供稳定性。留子和外籍人才一起回家了。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本想卡住我们的脖子,没成想这招'七伤拳'先震乱了自己,美国科研环境恶化是远大于国内的,这也进一步加速了海外高端人才向中国流动,尤其是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催生了大量研发岗位,与此同时,在外的留学生和科研人员回国参与科技竞争的趋势也逐步增强,进一步充实了科研队伍。说来有趣,这波'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神转折,倒让我们丢了几粒芝麻,反手就在国际科技合作田里捡回了几个沙瓤大西瓜!这次关税几乎是让全球性科研设备供应链都陷入了大混乱,反倒能促使更多国家选择与我们直接合作,从而推动我们成为新兴科研设备和技术的供应方。此次关税博弈虽加剧了短期阵痛,却也揭示了我们的深层优势——庞大的内需市场、日益成熟的科技生态,以及政策应对的敏捷性。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摩擦往往催生技术跃迁(如2018年后的半导体国产化),而此次更广范围的博弈,我们也将进一步强化这一逻辑。种恶因,终将食恶果。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即将打至漂亮国。这场关税战,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分享 让科研更轻松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天玑算·科研服务,提供模拟计算、CPU/GPU租用、学术培训、服务器定制、超算集群建设、实验检测、免费计算课程等,50+全职计算工程师团队可满足您不同领域的计算需求,涉及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有限元仿真,相图计算,机器学习等……工程师线上1对1了解您的需求,结合需求为您提供定制化理论计算方案!(微信:TJS1059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Octave中文网学术交流论坛 ( 黑ICP备2024030411号-2 )

GMT+8, 2025-9-12 07:24 , Processed in 0.0827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