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0

AI(指大语言模型)真的可以代替你手机里一大半的软件吗?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回帖

72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72
发表于 2025-9-12 21: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所指的AI,主要指的是 LLM 即“大语言模型”。

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下,AI似乎无所不能,从写作、绘画到编程、翻译,一路势如破竹。某AI应用广告中说,“它(指AI应用)真的可以代替你手机里一大半的软件”,但,事情真是如此吗?


当广告中说用AI代替其他的应用的时候,主要演示的功能是把它当作搜索引擎,提供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情报。而当我们真正使用起来的时候,会发现AI与搜索引擎有微妙的不同:


搜索引擎会将你导向不同平台不同类型的内容;而AI则是将各种信息收集汇总,根据你的需求呈现。看上去AI呈现的结果更加清晰明了,减少了很多信息检索的时间。但是当我们用搜索引擎追溯到内容的时候,通常还能看到它的浏览、互动情况,如果是论坛类型的网站,也可以和信息的提供者或者其他网友互动。正是得益于此,我们可以互相印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避免获得错误或过时的信息。信息的提供者也能得到一定的反馈。而当我们使用AI时,我们往往直接调用 AI 获取整理后的答案,而不会访问原作者的作品。这样一来,原始信息的生产者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内容被使用、也得不到读者的反馈或回报。

这带来了两个问题:
1. AI 的使用者不能确保自己获得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知道 AI 会回答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例如编造文献甚至法条等,这被称作“幻觉”;
2. AI 隔离了内容创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反馈,一方面可能削弱创作者的创作动力,另一方面也让信息生态失衡:使用端依赖 AI,生产端却缺乏可持续动力。

怎么办?
目前来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设法提高训练集的质量——例如整理出专业知识库等;可以让内容被使用时获得特殊标记;甚至让 AI 可以直接感知世界,成为内容的生产者。然而这些方法在目前的技术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太现实。不过我们还能从自身出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 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不盲信 AI ,通过检索信息来源交叉验证 AI 总结的内容,把 AI 当作参考而不是证据;
2. 在可以控制的使用场景中,我们可以要求或推动 AI 给出信息来源链接,让真正的创作者获得访问量和反馈。


AI的确存在先天“缺陷”:它看世界的方式被训练数据所限制;它让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反馈链路变得模糊。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宿命,我们可以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提升用户素养、推动技术发展,来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AI的未来,不仅取决于算法多强大,也取决于我们能否用有意识的设计和规则,让它更好地融入真实的、可持续的人类知识生态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Octave中文网学术交流论坛 ( 黑ICP备2024030411号-2 )

GMT+8, 2025-10-30 10:59 , Processed in 0.0724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