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回复: 0

国产出版集团学术期刊矩阵要来了吗?

[复制链接]

242

主题

0

回帖

730

积分

版主

积分
730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5年度第三批项目申报指南发布。2025年度第三批项目设立5个指南方向,支持与4个国家开展科技合作,拟支持项目数约21个,国拨经费总概算1.02亿元人民币。项目不下设课题。要求项目形成的中外合著论文中,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的比例不低于50%。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5月28日的说明,国内期刊的认定标准有所调整:虽然没有CN号,但由我国机构和个人实际控股的期刊,也可被认定为国内期刊。其实早几年,国家就想给学术期刊 “搭个班子”。
2021 年 5 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就已明确提出,开展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试点,以优质学术期刊为龙头重组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导向正确、品质一流、资源集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期刊集群。几年下来,还真冒出不少 “期刊小分队”。
科学出版社,又是国际并购又是中外合资,把《中国科学》杂志社这些 “精兵强将” 凑到一块,愣是攒出了 568 种期刊的 “豪华阵容”,营收还冲进了全球科技出版公司前八。中华医学会也没闲着,拉着国内知名医院、医学院一起,把 “中华医学” 这块招牌做得越来越响,现在手下也有 206 种期刊了。
(部分《中国科学》杂志社期刊)
不仅如此,这些 “期刊小分队” 还打出了名气。科学出版社的《国家科学评论》影响因子17.3,在学科里排前 5%。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工程院合作搞的《工程》期刊,2022年的时候在全球工程综合领域直接冲到了第一。
不过话说回来,国产期刊矩阵的构建仍面临挑战。现在好多期刊还是 “单打独斗”,集群化、平台化的少之又少,想搞个大集团难度不小。就拿刊号资源来说,在不同地方流转就跟过五关斩六将似的,麻烦得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算国内规模大的了,也就几百种期刊,跟爱思唯尔、施普林格那些国际巨头动辄一两千种的规模比,差距还真是没的说的。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次科技部给项目论文发表定的规矩,说不定就是国产出版集团学术期刊矩阵的 “起飞信号”。项目申报单位为了达标,肯定得跟国内期刊多合作,这就给期刊送来了不少优质稿件。出版集团也能借着这股劲,赶紧把资源整合整合,把期刊矩阵做得更像样,好接住这些 “飞来的订单”。
对于国产出版集团学术期刊矩阵的发展,你怎么看?是认为这一趋势会势不可挡,还是觉得仍有诸多难关需要攻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Octave中文网学术交流论坛 ( 黑ICP备2024030411号-2 )

GMT+8, 2025-9-12 05:37 , Processed in 0.0930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