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2025年5月22日,一条爆炸新闻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了。 川普政府正式宣布:撤销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即日起禁止其招收持F类(学生签证)或J类(交流访问学者签证)的新国际学生。现有约6800名国际学生需在限期内转学至其他认证高校,否则可能面临合法身份失效风险。 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称,此举是对哈佛“屡次违反联邦法律”的惩罚,并强调“招收国际学生是特权而非权利”,旨在警告其他高校。 换句话说,就是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并强迫现有外籍学生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同时还威胁要将打击范围扩大到其他学校。 不是小道消息,不是媒体猜测,而是川普政府亲自发布的官方命令!! 这意味着,哈佛大学从即刻起,被禁止招收新的国际学生,而已经入学的近7000名留学生,也必须尽快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该公告发布之际,距离哈佛大学数千名国际学生毕业仅剩一周时间。 哈佛大学随后发表声明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行为非法且有害,学校正在迅速行动,为社区成员提供指导和支持。
事件背景
哈佛的SEVP认证被撤销,主要不是针对留学生,而是因为校园内的"反犹"争议。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公告,特朗普政府指称哈佛大学领导层纵容校园里的反美和恐怖主义暴行,包括对犹太学生的骚扰和殴打,营造不安全的校园环境。国土安全部称,“这些煽动者中有许多是外国学生”。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改革其管理结构、招生政策及多元包容(DEI)项目,但哈佛以“损害学术独立性”为由拒绝。随后,政府冻结了哈佛约22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和6000万美元合同款项,并威胁取消其免税地位。4月18日,政府要求哈佛提交过去十年的外国资金和关系记录,试图施加压力。4月21日,哈佛大学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操纵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5月14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哈佛大学发言人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暂停了对哈佛大学约27亿美元的资助,该校校长将通过减薪25%来减少部分财务影响。哈佛大学校长艾伦·迈克尔·加伯的自愿减薪将在2026财年期间进行,即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据报道,加伯目前的薪酬尚未披露,但此前哈佛校长的年薪曾高达100万美元。另据路透社消息,哈佛大学还将拨出2.5亿美元的自有资金来支持研究人员进行科研。
事件影响
哈佛的SEVP认证一旦被撤销使用,不仅会断掉学校的国际生收入来源,更会影响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学术生态。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和学者来自 140 多个国家,为哈佛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根据哈佛大学的数据,截至 2023 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的 27% 以上,仅去年一年,哈佛就招收了近7000名国际学生,每年贡献学费收入约5.9亿美元,占运营收入的重要部分。 校内国际生最多的三个国家/地区是:中国、加拿大、印度。其中来自中国的学生,占比约15-18%,大概1000-1200人,排名榜首第一!
国际生何去何从?
临近毕业(如一周内)的学生可继续完成学业,但需确认学分和学位授予条件。哈佛承诺协助此类学生完成过渡。全球多国高校和学术组织声援哈佛,MIT、斯坦福、普林斯顿都已经表态愿意接收哈佛的国际学生,部分学校开放绿色通道,允许快速转学流程。加州联邦法院的裁决暂时保护了在读学生的身份,但未覆盖未入学新生,未入学新生仍需另寻他校。后续诉讼结果将决定政策的最终执行。 此次事件本质上是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意识形态为名,通过经济与行政手段重塑高等教育格局的尝试,反映了美国社会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学术自由与政治控制之间的深层矛盾。长期来看,若此类政策持续,可能动摇美国高等教育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加剧国际科研合作的分化。
对此,你怎么看? 关注分享 让科研更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