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的影响因子发布,已经过去两天了,不知大家所投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升是降呢?相信今年的影响因子总表大家已经人手一份了吧?(还没有的朋友,点这里,即刻领取2025影响因子总表+各学科的分拆表)让我们来看看今年到底有什么变化呢?2025 年 JCR 覆盖 254 个学科领域的 22249 种期刊,取消影响因子期刊20个,首次获得影响因子期刊 618 种。 (因被认定为存在引用堆叠现象而被剥夺影响因子) (因被判定自引比例过高而被剥夺影响因子)我们都知道今年的影响因子计算规则迎来了重大调整:2025 年 JIF 分子将剔除被撤稿内容的引用及被引数据,确保撤稿文献引文不参与分值计算;但被撤稿论文仍计入 JIF 分母的论文总数,以维持评价透明度与追溯性。这次调整,也直接反馈在了今年影响因子的各项数据中。
截至目前数据统计,影响因子前1000的期刊,分区基本没有变化,都稳稳的坐在自己的老位置上。
升区期刊共5306个,其中16本期刊,从Q4直升Q1,降区882个,其中3本期刊,从24年的Q1直降Q4。 (Q4飞升Q1) (Q4直跌Q1)今年国产期刊的表现尤为亮眼!
科睿唯安数据显示,2025 年 JCR 报告中中国共有 719 种期刊入选,其中:
中国内地期刊持续突破,585 种上榜(较去年 517 种新增 68 种); 中国香港 53 种、中国台湾 81 种期刊同步入选,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在国产期刊中,《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以 52.7 的影响因子位居榜首。值得关注的是,新创刊不久的《eScience》表现抢眼,以 36.6 分的成绩强势跻身前列,其影响力已超越部分国际顶尖期刊 2025 年影响因子的变革,既是对学术严谨性的重塑,也是对科研生态的一次 “压力测试”。从 618 本新刊入局到 16 本期刊跨区飞跃,数据背后是学科交叉的活力,也有中国期刊从 “跟跑” 到 “并跑” 的缩影。建议收藏这篇影响因子变动清单,我们也将继续更进一步为大家带来影响因子的深度解析,关注“天玑算”,给您的投稿期刊,找一个方向! 关注分享 让科研更轻松 
|